7.2.4 降低能源消耗的計畫
2024年已生效制定合理的能源提效計畫以降低整體能耗
本校2050年碳中和目標規劃:透過碳盤查掌握碳排放量/碳足跡,利用植樹、使用再生能源等方式所累積的減碳量相互抵換,使大氣的碳排放量維持現狀、無增無減,達成「碳中和」的狀態。
期程規劃為:2022年承諾碳中和 - 2027年建構並完成碳盤查 - 2030年達成50%碳減量 - 2050年達成100%碳中和,並對應我國淨零排放四大轉型:能源轉型、產業轉型、生活轉型、社會轉型。
一、本校永續校園的相對轉型策略:
能源轉型:
(1)積極發展再生能源。本校已於正心樓、誠愛樓裝設太陽光屋頂發電設備,目前電能以自用為主。未來可進一步規劃發展更多再生能源。
(2)本校使用柴油緊急發電機,除噪音污染外,亦造成碳排、惡臭等污染環境,可逐步汰換為燃氣發電機組或儲能蓄電池型式,一來可減少碳排放,二來可確保用電穩定性。
產業轉型:
(1)學校使用數位化教學,減少廢棄物產生,並使用低碳能源,例如熱泵或氫能鍋爐。
(2)盤點重大耗能設備,編列優化及汰換為高效能設備經費,逐步提升能源效率並降低碳排。
生活轉型:
(1)校內發展零浪費低碳飲食,循環利用校園資源。
(2)鼓勵低碳運輸工具,減少不必要的移動。
社會轉型:
(1)教職員生提供永續環境的教育,並實踐日常生活節能減碳。
(2)將永續環境議題帶入社區,落實公正轉型及公民參與
二、校園制定合理的能源提效計畫以降低整體能耗:
(1)節約能源
淨零碳排首重為節能,主要為 「建築物」的更新與改善,以及「生活實踐」的面向,達到降低能源需求與提升能源效率。
本校110落成之誠愛樓已取得合格級綠建築標章,設置雨水貯留利用系統或生活雜排水回收再利用系統,並採用100% 節能燈具及變頻節能冷氣設施。
本校積極盤點重大耗能設備,逐步汰換低效率機組,引進高效節能設備,建構完善的能源管理PDCA循環。未來於新建大樓或實驗室改善工程中,將全面採用具一級能效標章之設備。近年已汰換正心樓1台、口腔醫學院2台老舊冰水主機、研究大樓2台變頻主機,以及更新張不及實驗大樓一級效能冷氣共計50台,目前全校變頻冷氣設備佔比已達約85%,有效提升冷房能源效率;照明系統方面,正心樓室內照明已全面更換為LED節能燈具,校園已更換室內燈具4,430盞,戶外照明亦汰換為節能路燈72盞,並設置3座太陽能路燈,全校LED照明佔比已達約90%;此外,導入雲端總機系統,全面取代傳統類比電話交換機,有效提升通訊效率並降低能耗。透過持續的高效設備汰換與系統優化措施,穩健推進節能減碳目標。
生活實踐:可細分為「飲食」、「用水」、「廢棄物」及「交通」等四大方向。
1.飲食:強調由生產、運輸、消費及食物浪費等層面實踐校園低碳飲食。
2.用水:倡導節約用水,並增加水資源回收、再利用和管理的校園實踐。
3.廢棄物:減少廢棄物量、改善廢物管理政策。
4.交通:為主要的碳排行為,鼓勵騎乘綠能交通工具及步行,停車場提供更多電動車充電樁車位。
(2)為有效落實校園節能目標,本校訂定電力使用管理規範如下:
1.明確訂定校園用電規則,合理控管與減少不必要之用電行為。
2.冷氣設定溫度統一調整為合理溫度 26° C,以達節能效益。
3.冷氣及空調使用管理採行總量管制或使用者付費原則,以提升用電責任意識。
4.校園全面裝設電力監控系統,實時掌握電力使用狀況,並針對異常用電情形進行即時處理。
5.電梯實施樓層管制措施,鼓勵低樓層使用者步行上下樓,以減少電梯耗能。
6.持續汰換耗能大及老舊燈具,改採高效能節能燈具。
7.評估各教室照度需求,合理裝設燈具數量,避免過度照明。
8.評估自然採光條件,將燈具安裝於光源不足處,提升照明效率。
9.所有非直接照明用途之光源,如逃生指示燈,全面採用 LED 燈具。
10.減少或停用非必要之間接照明與景觀照明,避免不必要能源消耗。
11.對於使用頻率較低之空間,如廁所、地下室等,採用感應式照明開關提升用電效率。
12.使用模式固定之空間,如教室、走廊、操場,導入定時開關系統進行照明管理。
13.汰換高耗能及老舊空調設備,全面採購高效率、變頻型節能冷氣機。
14.選購不含京都議定書所列管制冷媒之冷氣設備,以減少對環境之影響。
15.定期清洗空調冷卻水塔,提升熱交換效率並延長設備壽命。
(3)再生能源
立法院院會已三讀通過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」,增訂建築物之新建、增建或改建達一定規模者,除有受光條件不足或其他可免除情形外,起造人應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太陽光電發電設備。
屋頂裝設太陽能板是可行且必要的創能工程,本校已於正心樓、誠愛樓裝設太陽光屋頂發電設備,發電共505KW,建構多元再生能源,
使用柴油緊急發電機,除噪音污染外,亦造成碳排、惡臭等污染環境,可逐步汰換為燃氣發電機組或儲能蓄電池型式,一來可減少碳排放,二來可確保用電穩定性。
(4)循環經濟
「租用代替購買」的循環經濟模式,本校印表機已全面租用為主,降低汰換機器成本。部分傳統燈具耗能大,使用時數不多,例如戶外活動場地的大型燈光等,亦可「租用燈光服務」,以取代購買燈具。未來可以考慮和廠商共同設計循環經濟,例如租用家具及交通工具等。
本校單位閒置財物可於學校網頁公告,申請移轉需求單位續用,以期循環再利用。
(5)低碳技術研發
可盤點校內教師在淨零碳排領域的研發能量,以學校的力量予以協助,針對再生能源有效生產使用、智慧節能方案及回收與環保做法,可更進一步研究。
申請碳抵換項目兌換,如苗栗樹林校地可兌換碳權。
(6)淨零永續教育
大學的主要任務是教育,可於通識教育、專業學習規劃永續相關課程與活動,讓學生獲得永續環境的知識與素養,促進行為的改變,養成節能減碳的良好習慣,讓學生進入社會後,持續力行永續環境的行動。
更多資訊公開於本校永續發展推動中心碳中和規劃報告:https://sdgs.csmu.edu.tw/var/file/42/1042/img/2192/773080043.pdf
及本校社會責任與永續發展報告書:https://sdgs.csmu.edu.tw/var/file/42/1042/img/2192/849136052.pdf